小学教师资格
切换项目>- 章节
- 已做题/全部题
- 操作
- 第一章 职业理念
- 0/392
- 开始做题
- 第一节 教育观
- 0/111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
- 0/85
- 开始做题
- (一)教育观
- 0/4
- 开始做题
- 2.教育活动的三要素:教育者,受教育者,教育内容等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素质教育观
- 0/80
- 开始做题
- 1.什么是素质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素质教育
- 0/14
- 开始做题
- (1)定义
- 0/3
- 开始做题
- 3.素质教育观
- 0/62
- 开始做题
- (2)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
- 0/44
- 开始做题
- ①内涵
- 0/44
- 开始做题
- a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
- 0/2
- 开始做题
- b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
- 0/10
- 开始做题
-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
- 0/4
- 开始做题
- e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3)素质教育的特点(基本特征)
- 0/8
- 开始做题
- ①教育对象的全体性(全体性)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④教育目标的全面性(全面性)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⑤教育价值的多元化(多元化)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⑥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(发展性)
- 0/3
- 开始做题
- 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,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(主体性)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4)素质教育的目标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素质教育的实施及途径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(一)素质教育的实施内容、基本要求
- 0/3
- 开始做题
- 1.实施内容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具体内容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基本要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
- 0/5
- 开始做题
- 1.德育为先,五育并举
- 0/3
- 开始做题
- 2.把握课改精神,实践“新课程”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三)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
- 0/7
- 开始做题
- 1.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1)教学从“教育者为中心”转向“学习者为中心”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2)教学从“教会学生知识”转向“教会学生学习”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3)教学从“重结论轻过程”转向“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”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三、素质教育观的应用(分析评判教育现象)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一)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二)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沉重的课业负担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三)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
- 0/2
- 开始做题
- 4.素质教育不仅仪是为了发展特长
- 0/1
- 开始做题
- 5.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二节 学生观
- 0/112
- 开始做题
- 一、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一)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
- 0/5
- 开始做题
- 2.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三)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”与素质教育的关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
- 0/88
- 开始做题
- (一)学生观
- 0/11
- 开始做题
- 1.学生的特点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1)学生的特点
- 0/8
- 开始做题
- 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
- 0/1
- 开始做题
- B.表现
- 0/1
- 开始做题
- d.创造性: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
- 0/7
- 开始做题
- 2.学生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
- 0/67
- 开始做题
- 1.“以人为本”的内涵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3)”以人为本”是“人的全面发展”思想的进步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③教育活动中,坚持以人为本,必须面向全体学生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4)“以人为本”的涵义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生观
- 0/55
- 开始做题
- (1)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,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
- 0/17
- 开始做题
- 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2)学生是发展的人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
- 0/8
- 开始做题
-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(学生是独特的人),具有自身的独特性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三)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
- 0/4
- 开始做题
- 三、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
- 0/13
- 开始做题
- (一)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育公正
- 0/6
- 开始做题
- 1.因材施教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
- 0/3
- 开始做题
- 第三节 教师观
- 0/146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师职业概述
- 0/32
- 开始做题
- (一) 教师的概念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职业的性质以及发展历史
- 0/24
- 开始做题
- 1.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化职业,教师是专业人员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的职业,教师是教育者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教师劳动的特点
- 0/18
- 开始做题
- (1)复杂性、创造性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3)长期性、间接性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4)主体性、示范性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5)创造性
- 0/3
- 开始做题
- 4.教师职业角色的发展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1)传道者的角色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示范者的角色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6)研究者的角色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
- 0/66
- 开始做题
- (一)现代教师角色转变
- 0/26
- 开始做题
- 1.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2.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
- 0/9
- 开始做题
- 3.教师要从“教书匠”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1.对待师生关系上,新课程强调尊重、赞赏
- 0/6
- 开始做题
- 2.在对待教学上,新课程强调帮助、引导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在对待自我上,新课程强调反思
- 0/4
- 开始做题
- 4.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,新课程强调合作
- 0/3
- 开始做题
- 三、终身学习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一)终身学习
- 0/1
- 开始做题
- 四、教师专业发展素养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三)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
- 0/6
- 开始做题
- 1.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(教师的需求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)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2)关注情境阶段——关注学生学习成绩阶段,关心班集体的建设,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3)关注学生阶段——能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标志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
- 0/572
- 开始做题
- 第一节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
- 0/31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育法概述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一)概念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育法原则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公共性原则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教育法律法规概述
- 0/18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育法律关系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四)教育法律责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五)教育法律救济
- 0/8
- 开始做题
- 1.行政渠道(主要方式)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三、教育法规
- 0/2
- 开始做题
- 四、教育政策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
- 0/10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师的权利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的职业权利
- 0/2
- 开始做题
- 3.指导评价权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教师的义务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的特定义务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三、依法执教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一)依法执教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违法与预防
- 0/2
- 开始做题
- 第三节 学生权利和保护
- 0/47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学生的权利
- 0/31
- 开始做题
- (一)作为国家未成年公民的基本权利
- 0/18
- 开始做题
- (二)作为特定的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权利
- 0/3
- 开始做题
- 二、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权利保护实际问题分析与评价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一)常见学生权利受侵害的表现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二)学生权利的保护
- 0/3
- 开始做题
- 第四节 相关法律法规及解读
- 0/451
- 开始做题
- 一、《教育法》
- 0/74
- 开始做题
- (二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38
- 开始做题
- 二、《义务教育法》
- 0/77
- 开始做题
- (一)法律地位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43
- 开始做题
- 三、《教师法》
- 0/70
- 开始做题
- (三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39
- 开始做题
- 四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
- 0/73
- 开始做题
- (三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36
- 开始做题
- 五、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
- 0/40
- 开始做题
- (二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23
- 开始做题
- 六、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》
- 0/45
- 开始做题
- (二)基本结构与内容
- 0/28
- 开始做题
- 七、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
- 0/40
- 开始做题
- (一)基本内容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三)体制改革
- 0/1
- 开始做题
- 八、《宪法》
- 0/4
- 开始做题
-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
- 0/317
- 开始做题
-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
- 0/226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师职业道德概述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(二)构成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三)社会作用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基本原则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五)基本原则要求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《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》的内容
- 0/182
- 开始做题
- (一)爱国守法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爱岗敬业
- 0/9
- 开始做题
- (三)关爱学生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四)教书育人
- 0/17
- 开始做题
- (五)为人师表
- 0/21
- 开始做题
- (六)终身学习
- 0/13
- 开始做题
- 三、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》的主要内容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三)职责与任务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二节 教师职业行为
- 0/66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
- 0/16
- 开始做题
- (一)思想道德行为规范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学行为规范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三)人际交往行为规范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五)语言行为规范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运用
- 0/36
- 开始做题
- (一)师生关系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3.师生关系的内容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人格上的平等关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5.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
- 0/9
- 开始做题
- (2)民主平等
- 0/3
- 开始做题
- 6.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教师与家长的关系
- 0/16
- 开始做题
- 3.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方法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1)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前提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三)教师与同事的关系
- 0/10
- 开始做题
- 第四章 文化素养
- 0/699
- 开始做题
- 第一节 历史文化素养
- 0/110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历史典故(以中国古代史为主)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二、中国史
- 0/58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古代史
- 0/42
- 开始做题
- 1.我国最早的人类
- 0/2
- 开始做题
- 2.夏、商、西周奴隶制王朝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春秋战国
- 0/5
- 开始做题
- 4.秦汉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2)西汉的盛衰
- 0/2
- 开始做题
- 5.三国两晋南北朝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1)三国和两晋
- 0/5
- 开始做题
- 6.隋唐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1)隋朝的统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唐朝的统治
- 0/5
- 开始做题
- 7.五代十国、辽宋金夏的并列与元朝的统一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2)辽、宋、夏的并列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两宋时期、其他政权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4)元朝的统治
- 0/4
- 开始做题
- 8.明清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1)明朝的统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清朝的建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中国近代史
- 0/20
- 开始做题
- (三)中国现代史
- 0/6
- 开始做题
- 三、世界史
- 0/32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世界古代史
- 0/2
- 开始做题
- 1.四大文明古国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世界近代史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三)世界当代史
- 0/8
- 开始做题
- 第二节 科学文化素养
- 0/176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四大发明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一)造纸术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三)指南针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中国科技代表人物及成就
- 0/31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
- 0/14
- 开始做题
- 1.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成就
- 0/3
- 开始做题
- 2.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
- 0/3
- 开始做题
- 3.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
- 0/6
- 开始做题
- 4.中国古代地理成就
- 0/4
- 开始做题
- 5.农业、手工业论著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二)新中国科技成就
- 0/9
- 开始做题
- 2.航天技术
- 0/6
- 开始做题
- 4.生物医药
- 0/1
- 开始做题
- 5.数学与计算机
- 0/2
- 开始做题
- 6.交通运输
- 0/3
- 开始做题
- 三、外国科技代表人物及成就
- 0/26
- 开始做题
- 1.世界古代时期
- 0/2
- 开始做题
- 2.世界近现代
- 0/17
- 开始做题
- 四、生活中的科技常识
- 0/106
- 开始做题
- (一)天文
- 0/9
- 开始做题
- 1.太阳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10.流星雨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地理
- 0/34
- 开始做题
- 1.地质时代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世界地理
- 0/7
- 开始做题
- 3.中国地理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三)物理
- 0/20
- 开始做题
- 2.声现象
- 0/1
- 开始做题
- 4.光现象
- 0/8
- 开始做题
- 11.生活用电
- 0/2
- 开始做题
- 12.电和磁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四)化学
- 0/11
- 开始做题
- 3.分子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五)生物
- 0/14
- 开始做题
- 2.生物圈中绿色植物
- 0/1
- 开始做题
- 7.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五、生命科学技术
- 0/3
- 开始做题
- 第三节 传统文化
- 0/55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天文历法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(二)二十四节气
- 0/8
- 开始做题
- (三)天干地支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四)五更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八)帝号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谥号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山水地理
- 0/11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古代称谓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三)山水阴阳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古城别称
- 0/2
- 开始做题
- 三、风俗礼仪
- 0/23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传统节日礼仪及典故
- 0/14
- 开始做题
- (四)古代称谓
- 0/5
- 开始做题
- 1.古代年龄称谓
- 0/3
- 开始做题
- 第四节 文学素养
- 0/156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外国文学
- 0/45
- 开始做题
- (一)古典文学
- 0/24
- 开始做题
- 1.古希腊罗马文学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1)《伊索寓言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2)《荷马史诗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①《伊利亚特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中世界文学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1)意大利人文主义“三杰”
- 0/3
- 开始做题
- ①但丁《神曲》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4)(英)莎士比亚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②四大悲剧
- 0/2
- 开始做题
- D.《麦克白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
- 0/1
- 开始做题
- 4.启蒙文学
- 0/1
- 开始做题
- 5.浪漫主义文学(19世纪初期)
- 0/8
- 开始做题
- 6.批判现实主义文学(19世纪中期)
- 0/5
- 开始做题
- 7.无产阶级文学(19世纪后期)
- 0/2
- 开始做题
- 8.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
- 0/4
- 开始做题
- 9.其他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二)儿童文学作品
- 0/7
- 开始做题
- 1.英国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德国《格林童话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6.丹麦《安徒生童话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《海的女儿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7.瑞典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中国文学
- 0/97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古代文学
- 0/68
- 开始做题
- 1.先秦文学
- 0/18
- 开始做题
- (1)《诗经》—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2)历史散文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②《左传》《国语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③《战国策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诸子散文
- 0/6
- 开始做题
- ①《论语》《老子》《墨子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②《孟子》《庄子》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4)楚辞—《离骚》《先问》《九歌》
- 0/3
- 开始做题
- 2.秦汉文学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1)主要有赋、诗歌和历史散文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《古诗十九首》——诗歌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①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陌上桑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A.与《木兰辞》并称“乐府双璧”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魏晋南北朝文学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1)建安诗歌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①曹操《求贤令》、曹丕《燕歌行》、曹植《洛神赋》—建安之杰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5)辞赋散文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⑥王羲之《兰亭序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5)小说
- 0/1
- 开始做题
- 4.隋唐五代文学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(1)初唐“初唐四杰”
- 0/4
- 开始做题
- ①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《滕王阁序》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④骆宾王《帝京篇》《咏鹅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盛唐
- 0/10
- 开始做题
- ①田园诗派
- 0/2
- 开始做题
- A.诗佛王维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③诗仙李白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④诗圣杜甫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⑤诗魔、诗王白居易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3)中唐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②韩愈
- 0/1
- 开始做题
- 5.宋元文学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1)宋词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②南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A.李清照
- 0/1
- 开始做题
- 6.明清文学
- 0/20
- 开始做题
- (1)元代文学
- 0/4
- 开始做题
- ①元杂四大家
- 0/2
- 开始做题
- D.马致远《汉宫秋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②其他著名杂剧
- 0/1
- 开始做题
- A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2)明清文学
- 0/16
- 开始做题
- ①四大名著
- 0/11
- 开始做题
- A.《三国演义》
- 0/4
- 开始做题
- B.《水浒传》
- 0/3
- 开始做题
- D.《红楼梦》
- 0/4
- 开始做题
- ②讽刺小说
- 0/1
- 开始做题
- A.《儒林外史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③三言两拍
- 0/2
- 开始做题
- B.凌濛初两拍
- 0/1
- 开始做题
-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中国现代文学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1.现当代文学
- 0/9
- 开始做题
- (1)鲁迅《狂人日记》《呐喊》《彷徨》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3)沈雁冰(茅盾)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5)老舍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6)曹禺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茅盾文学奖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5)莫言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五节 艺术素养
- 0/118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文字和书法
- 0/13
- 开始做题
- 二、绘画
- 0/27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(二)外国
- 0/8
- 开始做题
- 三、雕塑
- 0/3
- 开始做题
- 四、建筑、园林艺术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建筑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二)西方建筑
- 0/3
- 开始做题
- 五、手工艺
- 0/6
- 开始做题
- 六、音乐
- 0/36
- 开始做题
- (一)中国音乐
- 0/12
- 开始做题
- (二)外国音乐
- 0/9
- 开始做题
- 七、中国戏曲
- 0/9
- 开始做题
- (一)京剧
- 0/4
- 开始做题
- (二)昆曲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豫剧
- 0/2
- 开始做题
- 八、舞蹈
- 0/5
- 开始做题
- 九、电影
- 0/3
- 开始做题
- 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
- 0/434
- 开始做题
- 第一节 信息处理能力
- 0/118
- 开始做题
- 一、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二)工具书的种类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书目、索引、文摘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二、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三)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——搜索引擎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网上教育信息资源检索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五)网上工具书资源检索
- 0/2
- 开始做题
- 三、信息的筛选能力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信息的存储
- 0/1
- 开始做题
- 四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
- 0/105
- 开始做题
- (一)Word文字处理
- 0/36
- 开始做题
- 1.Word文字处理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Word文档基本操作
- 0/14
- 开始做题
- (二)Excel表格编辑
- 0/32
- 开始做题
- 3.Excel的基本操作
- 0/21
- 开始做题
- (三)PowerPoint操作
- 0/29
- 开始做题
- 2.演示文稿的编辑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幻灯片的视图方式与编辑制作
- 0/5
- 开始做题
- 4.创建幻灯片动画效果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简单数据库的处理
- 0/3
- 开始做题
- 1.数据类型——类别数据;顺序数据;比率数据
- 0/1
- 开始做题
- 3.office系列工具中经常使用的图标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
- 0/134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概念
- 0/29
- 开始做题
- (二)概念间关系
- 0/22
- 开始做题
- 1.全同关系
- 0/2
- 开始做题
- 2.全异关系
- 0/3
- 开始做题
- 3.包含关系
- 0/6
- 开始做题
- (1)种属
- 0/5
- 开始做题
- (2)属种
- 0/1
- 开始做题
- 4.交叉关系
- 0/3
- 开始做题
- 二、命题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二)命题的分类
- 0/11
- 开始做题
- 1.直言命题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3)直言命题的句式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②否定
- 0/1
- 开始做题
- A.所有非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复言命题
- 0/9
- 开始做题
- (2)复言命题的关键词
- 0/5
- 开始做题
- ①A且B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③如果A,那么B
- 0/3
- 开始做题
- ④只有A,才B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三、重点推理规则
- 0/22
- 开始做题
- (一)条件关系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二)逆否命题推理
- 0/7
- 开始做题
- (三)矛盾命题推理
- 0/7
- 开始做题
- 2.推理规则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5)A且B——非A或非B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假言命题的推理
- 0/9
- 开始做题
- 1.充分条件命题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1)逻辑关联词标志
- 0/1
- 开始做题
- ①如果……那么……
- 0/1
- 开始做题
- 2.必要条件命题
- 0/3
- 开始做题
- (1)逻辑关联词标志
- 0/2
- 开始做题
- ①只有……才……
- 0/2
- 开始做题
- 四、数字推理
- 0/19
- 开始做题
- (一)等差数列及其变式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等比数列及其变式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三)和数列及其变式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四)积数列及其变式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五、朴素逻辑
- 0/23
- 开始做题
- (一)图推
- 0/15
- 开始做题
- 1.位置类考点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二)对应
- 0/3
- 开始做题
- 2.顺序对应问题
- 0/1
- 开始做题
- 第三节 阅读理解能力
- 0/86
- 开始做题
- 二、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
- 0/2
- 开始做题
- (三)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方法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五、归纳内容要点,概括中心意思
- 0/4
- 开始做题
- 第四节 写作能力
- 0/73
- 开始做题
- 一、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问题写作
- 0/1
- 开始做题
- (二)议论文写作
- 0/1
- 开始做题
- 五、写作范文
- 0/6
- 开始做题